皮亞傑.jpeg

點此查詢「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重點整理」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皮亞傑理論的基本概念圖式,皮亞傑用圖式來表徵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智力結構。按照皮亞傑的觀點,所謂圖式,就是動作或心理運算的結構,它是指導人們行為的心理模式。圖式既可以十分簡單,如嬰兒伸手抓握物體的感覺運動圖式,也可以十分複雜,如高中生解數學題的運算思維圖式。圖式既可以是行為的,如駕駛汽車,也可以是認知的,如概念分類。

圖式好比計算機程序,每一個圖式都以同樣的方式處理所有的客體和事件。當嬰兒已經發展起一些簡單的感覺運動圖式,如敲擊物體、啃咬物體、拋扔物體時,他們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們不熟悉的新客體,以試圖發現新客體在被敲時發出的是何種聲響,它們嘗起來味道如何,它們落地後是否可以滾動等等。

兒童智力結構的發展
兒童智力結構的發展就是從簡單、初級的圖式依次構建起新的複雜、高級圖式的過程。同化,當兒童運用已有的圖式(如敲、咬)來處理新客體時,同化便發生了。順應,有時,已有圖式無法處理新的客體,例如,已經發展起敲擊物體圖式的嬰兒在拿到一個雞蛋時,原有的敲擊行為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種為適應新的情境而改變已有圖式的過程,皮亞傑稱之為“順應” 。

平衡,敲雞蛋的嬰兒面臨著用已有圖式無法完全應付的新情境,這種情境使嬰兒處於一種不平衡狀態。為了消除不平衡狀態,則需要產生新的圖式或改變已有的圖式,直至恢復平衡。這種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經驗之間恢復均衡的過程,稱為“平衡”。學習即依賴於這種過程。平衡狀態的打破意味著兒童成長與發展機會的來臨。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傑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感覺運動階段(0~2歲)這一階段之所以用“感覺運動”來命名,是因為處於這一階段的嬰幼兒是藉助於視、聽、嗅、味、觸等感覺和吸吮、踢腿、夠物等身體動作來認識和適應外界環境的。嬰幼兒通過各種感覺和身體動作所得到的經驗,逐漸在腦內留下痕跡並形成心理表象,於是便建立了各種感覺運動圖式。在感覺運動階段,嬰兒的智慧表現在動作中。然而,在嬰兒用動作探索環境的早期,他們尚不具備“客體永存”的概念,即客體雖然暫時從視線中消失,但它仍然繼續存在。

例如,8個月的嬰兒不會主動尋找從他視線中消失的玩具,直到9個月以後,他才會掀開毛巾尋找大人藏在下面的玩具。前運算階段(2~7歲)在感覺運動階段後期,幼兒的語言能力迅速發展,開始運用表象符號代替外界事物,描述經歷過的感知事件,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從而使其感覺運動圖式內化為表像或形像圖式,相應地,其思維也由感覺運動階段進入了以“表象性思維”為特點的前運算階段。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雖然能用表象進行思維,但他們此時的思維與成人有所不同,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無法理解“守恆”的原則。

例如,給五六歲的兒童看兩隻大小、形狀相同的容器A和B ,並向A和B注入等量的液體,然後詢問兒童A和B的液體是否同樣多,在得到肯定回答以後,將B中的液體倒入一個又矮又粗的容器C中,再問兒童A和C中的液體是否相等,兒童則回答A多,因為A中的液面比C高。可見,對於成人來說,物質的總量不隨其形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然而,兒童要獲得這種認識則需要經過好幾年的時間。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其思維具有集中性,例如,在守恆實驗中,兒童的思維只集中在液面的高度上而忽視了容器的粗細。這也是兒童不能正確解決守恆任務的一個原因。

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
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其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可逆性是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按照皮亞傑的觀點,可逆性是指人們改變思維的方向以回到思維起點的能力。例如,如果我們知道a+b=c ,那麼我們也知道cb=a 。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還不能認識到守恆實驗中C中的液體還可以倒回B中,因而無法得出液體總量不變的結論。處於前運算階段兒童,其思維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皮亞傑曾做了一個“三山實驗”來說明學前兒童思維的這一特點。他讓兒童圍繞一個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兒童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這一模型,然後讓兒童坐在模型的一邊,要他從許多照片中挑出自己看到的和坐在對面的玩具娃娃看到的照片。

結果發現,4~6歲的兒童所挑出的兩張照片都是從他自己的角度看到的照片。這說明,此階段的兒童認為所有的人都像他自己那樣看待世界。這種思維的自我中心性隨兒童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具體運算階段以“守恆”的出現為標誌。守恆意味著兒童思維具有了可逆性,他們開始認識到,一塊麵團被搓成香腸狀以後還可以還原成原來的形狀。這種可逆的心理操作,皮亞傑稱為運算。運算是皮亞傑理論的核心概念,運算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可逆性,守恆即通過心理運算的可逆性實現的。

兒童此時的思維與成人仍有所不同,兒童此時進行的各種智力操作均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持,脫離具體形象而進行抽象的形式邏輯推理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具體運算階段的運算系統也是零散的,它們尚不能組成一個結構化的整體。這是具體運算思維區別於形式運算思維的主要特點。

形式運算階段
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後)青少年們在青春期以後開始用抽象的規則來思考問題。拋開問題的具體內容,在頭腦中提出假設,再對假設進行檢驗,從而使思維表現出與成人類似的形式運算思維的特點。然而,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少年,他們的抽象思維常常是以嘗試錯誤的隨機方式進行的,直到青春期末,他們才開始用系統化的方法提出並檢驗假設以尋求解決複雜問題的答案。可見,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在青少年期已具雛型。學前兒童和小學兒童需要教師為他們提供概念的實例。

換言之,教師應善於運用實物、圖片等具體形象來演示、說明所要表達的意思,並註意讓學生動手實驗以親自發現其中的原理和規則。教學分三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提供與學生的發展水平相一致的問題情境。例如,列舉一些物體沉浮的實例,然後詢問學生為什麼一些物體會浮起來。第二階段,誘發學生的反應並詢問其判斷理由。第三階段,提供相關的課題來考察學生的推理能力。例如,當學生理解了物體能在水中飄浮的道理後,讓他們解釋汽球能在空中飄浮而其他物體卻不能的原因,從而了解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新問題的遷移能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興小弟讀書筆記 的頭像
    興小弟讀書筆記

    興小弟讀書筆記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