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此查詢「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重點整理」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每個孩童在學習過程中都可能面臨困難,學習障礙孩童亦不例外,請問學習障礙孩童在學習過程中常見的困境有那些?在學習障礙孩童的教育內容上,認知訓練和直接教導是重要工作方法,試說明這兩種工作方法的重點分別為何?(高考)

(一)困境說明
每個孩童在學習過程中皆可能面臨不同情境的困難與困境,而具有學習障礙的孩童,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更是呈現複雜且多樣的困境,試以一些常見的困境與挑戰加以說明如下:
1.閱讀與寫作困難
(1)閱讀困難:學習障礙兒童可能在閱讀中遇到困難,表現為識字困難、閱讀速度緩慢、理解力不足等。例如:他們可能難以辨認單詞,或者即使能辨認單詞,卻無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2)寫作困難:在寫作方面可能無法正確拼寫單詞,或是難以組織句子和段落,寫作時亦容易出現語法錯誤或邏輯不清的問題。

2.數學理解與應用障礙
(1)理解障礙:學障孩童在數字和數學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困難,難以理解數值之間的關係,無法進行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或是不能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應用障礙:因數學涉及空間與時間的概念,在這些領域上學障孩童亦會表現出明顯的困難,例如:理解幾何圖形的性質或在解決涉及時間的數學題時感到困惑。

3.注意力不佳與專注度不足
(1)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障礙兒童難以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容易被環境中的其他刺激所分散,例如,上課時分心、恍神或是無法專注於一項事務。
(2)任務完成度低:由於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學校課業上常無法按時完成作業,或者在完成的作業中出現混亂和缺乏條理的情況。

4.短期與長期記憶力不佳
(1)短期記憶障礙:學障孩童在處理短期資訊時難以記住剛剛接收到的指示或知識點,這種記憶問題可能導致在學習新內容時反覆遺忘,需要頻繁複習,但卻未必可獲得期待的反應表現。
(2)長期記憶障礙:部分學障孩童將知識儲存在長期記憶中存在障礙,難以回憶起之前學過的內容,無法形成知識累積亦對學習成效產生負面影響。

5.低自尊與情緒困擾
(1)低自尊心:由於學習上的持續困難,學障孩童在無法獲得學習成就的情況下,往往自信心低下,認為自己不如其他同學,逐漸形成消極的自我認知。
(2)情緒困擾:長期學業成就低落,形成學習上的習得無助感,甚至教師或同學無法同理或理解時,更易導致學障孩童出現焦慮與抑鬱情緒等問題,進而影響整體學習表現和社會互動能力。

6.社交與行為問題
(1)社交障礙:學障孩童在社交上易遇到困難,由於學習差異而感到孤立或因無法理解社交互動模式與運用人際溝通技巧,而難以與同儕建立良好關係。
(2)行為問題:情緒上的困擾可能導致學障孩童在學校中表現出攻擊行為、逃避行為或對規則的漠視,此易成為阻礙與同儕或老師間良性互動的關鍵因素。

(二)教育重點
1.認知訓練
(1)提升認知能力:著重於學障兒童的基本認知能力,如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透過有系統訓練,提升認知功能與間接促進學業正向表現。
(2)學習自我調適:引導學障孩童在學習過程中如何調適自己的思維、情緒與行為,面對時間規劃、工作事務與情緒表達等,可有效的應對與處理。
(3)任務拆解與漸進式學習:教導學障孩童將複雜事務拆解為不同組合與步驟,學習順利邏輯與個別技巧,逐步提高難度漸進完成,以增進自信。
(4)利用遊戲與互動模式:以學障孩童可接受與配合的遊戲方式進行學習,並配合相關科技數位工具的使用,提供具互動內容的訓練活動,以更有效地吸引注意力與激發學習興趣。

2.直接教導
(1)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步驟:直接教導是一種結構化的教學方法,強調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步驟,教學過程中明確展示學習內容,並通過逐步指導和示範,確保學障孩童理解並掌握所教內容。
(2)高頻率的回饋與糾正:教導過程中採取頻繁的回饋和糾正,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及時的指導,逐步提升操作能力。
(3)系統性和重複性教學:強調系統和重複的重要性,以反覆練習和複習學習重點,建構不同情境下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改善其注意力的問題:可採用小組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使學障孩童的學習狀況被有效關注,並提供個別化的指導,亦或者安排學生坐前排位置、必要時給予注意的訓練、給予多感官的提示。

補充:學習障礙學生目前教學上的趨向,茲分別列述如下:
一、強調預防 許多造成學習缺陷而被歸類為學習障礙的兒童是可預防的。例如,高品質的學前兒童教育方案可明顯的降低學習障礙兒童的人數;針對閱讀困難的低年級兒童運用一對一的教學策略,可有效的預防閱讀障礙。

二、有效的教學實務 有效的教學研究是蒐集有關學校班級和產生高成就學生之教師品質和特性的探究。學習障礙學生的有效教師會使用直接教學、給予讚美、提供良好的注意和情緒氣氛、提供反應時間的機會及使用主動的學習策略。

三、提高主動參與和學習 主動學習者具有參與教學、將結果歸因為本身努力及主動建構學習的意義等優點。學習障礙學生特別不可能從長時間的講述中學習,他們傾向主動參與時會做得最好。這意味著教師應廣泛使用合作學習與其它主動學習的方法。

四、鷹架與交互教學鷹架(scaffolding)是指教師在教學生學習一種任務初期階段上的支持。這種教學概念常與維高斯基(Vygotsky)近側發展區的觀念相連。維高斯基指出學習取決於經驗成人和社會互助。教師提供學生在學習任務初期階段屬需要的支持或鷹架(Stone,1998)。

為使鷹架能成功,兒童須與先前所知產生交流。鷹架程序使用進行中的互動,教師則提供兒童能力頂端的支持,包括簡化問題、教師示範程序、教師大聲思考、教師透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等。以下是一位教師鷹架一位兒童努力組合困難拼圖的簡例:
兒童:我沒有辦法把此塊拼圖放進去
教師:那一塊拼圖可以放在這裡呢?(指著拼圖的底部)
兒童:他的鞋子(尋找一塊類似玩偶的拼圖,但是卻嘗試著錯誤的一塊)。
教師:嗯!什麼拼圖看起來像這個形狀(再度指著拼圖的底部)。
兒童:棕色這塊拼圖(嘗試它結果吻合,然後看著教師試著另外一塊拼圖)。
教師:你拿對了,現在試著把那塊拼圖轉動一點(運用姿勢動作展現給他看)。
兒童:對了!(對自己評論說,放入更多塊,現在拿一塊綠色的拼圖來配對,轉動它)。此時教師在一旁看著兒童做動作。


交互教學最早是由 Palinscar 和 Brown (1984)所提出的,它是種鷹架教學的例子。在閱讀理解教學上,這種教學方法有四項關鍵原理:(1)學習是種社會活動,起先是眾人分享,繼而重新轉化成個人的成就;(2)師生間的對話引導學生學習;(3)教師扮演中介角色,塑造學習機會並注意學習者;(4)交互教學期間所發生的評量是種持續的,進行中的過程。交互教學一直被視為是種有效的教學取向。學生可增進其總結、詢問、澄清和預測能力,亦顯示閱讀理解能力有所進展(Palinscar, Brown, & Campione, 199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興小弟讀書筆記 的頭像
    興小弟讀書筆記

    興小弟讀書筆記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