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此查詢社會學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象徵互動論的研究觀點為何?該學派代表人物為米德(George H. Mead)與顧里(Charles Cooley),請說明兩位思想家提出哪些重要觀點?(20 分)

象徵互動論
象徵互動論主要將焦點放在主觀的社會生活,而非將焦點放在客觀的與距視面的社會體系, 主要的理由是象徵互動論學者的理論基礎是放在人的形象而非社會的形象。 他們認為,人是非常注重實用的演員,這些演員必須持續調整他們的行為以回應其他演員的行動。 當我們有能力從象徵的層次解釋並處理這些行動時,我們才可以調整這些行動,這種調整過程是我們在行動之前, 我們可以藉想像其它路線的行為演練來求取進步,這種調適的過程可以藉由我們有能力思考與對我們自己的行動進行回應, 甚至將我們自己當成是象徵性的對象,因此,象徵互動論者將人類視為主動,具有創造力與建構社會世界的參與者,而並非是被動的順應社會化的目標。

象徵互動論者強調社會的象徵(symbols)、協商與社會關係而使他們將焦點聚集在角色的扮演。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58)以劇場的戲劇角色作為類比,認為人類的社會行為或多或少可以用 「角色採借(role-taking)」來加以說明。「角色採借」可以讓我們可以採借別人的角度,來瞭解與我們互動的演員他們是如何看待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所以它是社會互動的關鍵機制。 同時,象徵互動論者也強調即興性的角色演出,他們認為人類的社會行為在即興演出的劇本並沒有好好撰寫。 由於在所有情境中,角色扮演是社會互動的關鍵機制,而角色原本都是模擬兩可的,因此,在角色扮演之前,我們應該營造這些情境與角色。

象徵互動論強調,一種情境常引發不同的觀點,同時,也會有不同的互動結構,這意味象徵互動對於任何客觀的或預測性的社會科學都是持懷疑的態度。 象徵互動論者相信,不同的行動是隨著不同的意義體系而來,而互動也會造成許多不同意義的產生,因此,人的行動是無法預測的。


米德與象徵互動論
他認為,自我分二個階段出現。第一個階段投射了概化的他人態度,而第二個階段則對概化的他人態度進行回應。因此,米德將「我」區分為「客我(me)」與「主我」。

「客我(me)」就是「社會我(the social self)」,而「主我」則是對「客我」的反應(Mind, Self and Society)。「主我」是有機體對別人態度的反應,而「客我」則是經過個體組織後所「假設」的別人態度。因此,米德認為「客我」是傳統的、習慣性的我,而「主我」則是個體對概化的他人的一種「好奇反應」。社會與個人之間有著某種互動的關係,這種互動關係是從「客我」與 「主我」兩個極權出發,並在內在的精神層次進行。「客我」是經過「內化(internalization)」的角色,這些內化的象徵性過程包括語言互動、玩耍遊戲,而「主我」則是對於「客我」(相當於重要的他者)表現的一種「具有創新的反應」。 雖然「主我」並非可以看到的「實物(object),但是就某種意義而言,它是可以認知的(實體化的)。 「主我」是捕捉在記憶的畫面,但是並非純粹的實體,而是一種實物觀察後所產生的實體記憶。 我們可以瞭解 「主我」在結構上與功能上的重要性,但是,我們無法直接觀察。「主我」以象徵性實物出現在我們過去的意識行動中,但是,接著,它又變成「客我」一部。某種意義上,「客我」代表過去階段的自我(如已經建立概括化的他者)。「主我」是對「客我」的一種反應,它代表的是現代的行動(正在發生的事),這意味著「客我」在未來的重新組合。

綜上所述,米德提出類化他人的概念,強調社會化過程中有賴周遭他人對自身行為的建議,透過反省力量使個體學習成為社會所能接受行為。主張兒童成為社會人的重要過程在於模仿周遭的人(重要他人),尤其是透過語言互動、玩耍遊戲等方式達成。另外,米德對於「客我」之見解,係指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生活中的社會行為即是主我與客我不斷互動與對話的表現。


顧里與象徵互動論
鏡中我(The Looking Glass Self) :顧里認為,個人的自我從他與別人的交際而來。 他的社會生活來源得自於他與其他人的交往路徑。 一個人對自我的意識是他對自我概念的一種反射,因此,並不會發生自我隔絕。 若沒有「你」、「他」或「他們」等相關概念,就不會有「我」的概念。 顧里採用鏡子來說明自我性格的反應。「當我們照鏡子時,我們喜歡我們的面孔、身材與穿著是因為它們是我們的,從想像中我們可得知別人對於我們外觀、態度、目標、行為、性格、朋友等的想法,並深深受它的影響」。 顧里認為,「想像我們的外觀在別人的想法,對於他的外觀、自我感覺如誇大或克制判斷想法」。 自我是個人意識的反射,同時在社會的溝通與交換過程而引發。

鏡中我的主要概念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的: (1)想像我們的外觀在別人的感受。 (2)想像別人對此外觀的判斷。 (3)想像某種自我感覺如吹噓或克制。 自我是因社交過程的溝通交換而起,就像是個人的意識反射一樣。 米德(George H.Mead)在提到顧里的貢獻,他說:「在每個階段的社交過程,個人會將自我看成是「別人對你有什麼印象」的概念,同時,自我也會對別人產生一些印象,於是,其他人對 「自我」以及「自我」對其他人彼此心靈產生互動」,這些概念多少有些抽象,因此,顧里舉戴新帽的艾麗斯(Alice)與穿新衣的安琪拉(Angela)兩人碰面為例。 他說: (1)艾麗斯之所看起來亮麗是因為戴的帽子是名牌而看起來漂亮,而安琪拉之所以看起來漂亮是因為穿衣服是新的而看起來非常出眾。 (2)她(艾麗斯)對自己的概念,如「我(艾麗斯)戴這頂帽子很好看!」。 (3)她(艾麗斯)心裡想安琪拉如何看她(艾麗斯)?如「安琪拉認為我(艾麗 斯)戴這頂帽子很好看!」。 (4)安琪拉對自己的概念?如「我(安琪拉)穿上這件新衣非常好看」。 (5)安琪拉心裡想艾麗斯如何看她(安琪拉)?如「艾麗斯一定認為我(安琪拉)穿的新衣非常好看!」。 每一個人的「鏡中自我」或「人鏡自我」均是透過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之中,經常接觸的人物,譬如同伴、父母、師長的行為相互影響而形成的。在人際交往與接觸的歷程之中,個人體認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了解到別人眼中自己的特點或價值,從而發展自己的人格、興趣、抱負或期望。

綜上所述,該理論的目的,主要是在解釋個體如何從一個生物個體,轉變成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亦即個體獲得「自我」認知的過程。強調「社會鏡子」,即個人想像別人對他是如何觀察並加以判斷的一種想像。從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與行為,以及想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來獲得自我的概念。


顧里和米德理論差異
顧里和米德藉其精闢的自我概念,對形象互動論派有很大的貢獻。 米德雖受到顧里的影響很大,但是,顧里探究自我,是從個人的內在經驗到外在的社會過程,而米德透過他人眼光的反映(建議),乃是從外在的社會過程到內在的個體經驗,來探究自我與心智如何在社會互動與溝通過程中發展。

 

 

arrow
arrow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