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此查詢社會學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一)顧里:「鏡中我理論」
1.顧里是最早提出由【自我發展理論】,而產生社會化的社會學家之一。

2.顧里認為,我們對自己的印象是從別人的評估裡得來的,正像我們從鏡子裡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一樣;人們是透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

3.自我是從社會互動中逐漸被塑造,自我的出現有三個階段:
(1)我們察覺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2)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的行為判斷。

(3)基於對他人反應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

簡單地說,人們認識自己,得到對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需要藉助他人的言談話語、行為舉止等等。我們根據想像別人對我們自己行為的感覺來理解自我。由於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可以說是對他人是如何想像我們自己的反應,因此顧里就稱這種自我為「鏡中我」(looking-glass self)。

4.顧里認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最先注意到初級群體;在個人個性發展和社會化中的重要性,自我在初級群體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5.家庭就是社會中最重要的一個機制,孩子對他們父母的意見與要求產生認同,由此形成自我意識;孩子形成一種父母所期望的自我。

(二)初級團體與次級團體之內涵與差異(高考)

1.初級團體
初級團體成員之間的關係非常親蜜,互動發生的情境是自然、非正式的,而互動的時間也是持續而長久的,成員之間的互動主要取向是以個人的情感為主。例如:家庭幾乎是每個人在誕生時便加入的初級團體,同時也是最長久、最重要的社會化機制。依照象徵互動論者顧里的見解,藉由面對面的互動,可以使嬰兒在社會互動中形成鏡中自我,這同時也會是社會控制中內在控制的關鍵時期。

2.次級團體
次級團體多為正式團體,成員與成員的關係是以特定的角色為主而不是個人全部的角色,且互動的目的較偏於工具性,對於個人感受沒有特別重視,互動時間相對來說是短暫的,互動的方式不一定是面對面的溝通而形式也非常正式化。例如:學校是現代社會的個人所接觸的第一個次級團體,可在超越私人關係的層次上,引導兒童熟悉更普遍而抽象的成文規則,進而利於在未來參與公領域的角色。

3.初級團體與次級團體的比較
(1)互動方式:初級團體是不斷的、面對面的互動;次級團體則是間接的互動。

(2)團體認同:初級團體的份子具有高度同質性,連帶地亦具有高度的團體認同;至於次級團體的份子異質性高,因此團體認同較弱。

(3)情感凝聚力:初級團體之份子關係親密,具有強烈的情感;次級團體之份子關係冷淡,並非以情感連繫為主。

(4)關係性質:初級團體的份子之間,通常具有全面的關係,有可能既是親子、又是師生、亦為朋友;但次級團體的份子之間則是片面的關係,沒有多種關係的連繫。

(5)關係持續:初級團體的持續時間甚久,不因任務的達成便解散;次級團體多半有清晰的目的性,一旦目的達成、或是無法達成,便很可能會宣布解散。

簡言之,團體成員當中,有共同追求的目的和信念,但相對於初級團體在彼此情感層面的需求上,沒有初級團體來的強烈,親密性、歸屬感也較為薄弱。

arrow
arrow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