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此查詢社會學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請詳述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共分為那些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與危機為何?此理論的爭議為何?(26 分)

(一)艾力克森(Erikson)將個人一生的心理發展危機分成八階段

階段 年齡 發展任務與危機 發展順利的特徵 發展障礙者特徵
1 0-1歲(嬰兒期) 信任與不信任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2 2-3歲(幼兒期) 自主行動(自律)與羞怯懷疑(害羞) 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3 4-6歲(學齡前兒童期) 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 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4 6-11歲(學齡兒童期)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5 12-18歲(青少年期-青春期) 自我統整(認同)與角色混淆 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生活無目的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6 19-30歲(成年早期) 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親密與孤立) 與人相處有親密感 與社會疏離,時感寂寞孤獨
7 31-50歲(成年中期) 精力充沛(生產)與停滯頹廢 熱愛家庭關懷社會,有責任心有正義感 不關心別人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8 50-生命終點(成年晚期-老年期) 自我榮耀(統整)與悲觀絕望 隨心所欲,安享餘年 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1.信任與不信任期
由出生到一歲左右階段的嬰兒最孤弱,對成人依賴性最大,因而其人格發展的重點在於對人的信任感的建立。要促成基本信任感的重要因素是:母親與幼兒關係的品質。如果父母或照顧者能以慈愛來滿足幼兒的需要,基本的信任感將發展出來,為解決此階段危機的最佳方式。否則,勢必產生不信任、焦慮和疏離的感覺。

2.自主與害羞、懷疑期
1~2歲的幼兒已學會行走、攀爬、推拉等動作。在這過程中,他們學會如何自主的抓握和放開,亦即幼兒能隨心所欲的決定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而從此刻起,幼兒就介入自己意願與父母意願相互衝突的矛盾中,艾氏強調:父母應給予幼兒適當的自主權,使幼兒肯定自我的能力,建立自信心,過度控制反將造成幼兒懷疑自己的能力與羞愧無能的感覺。

3.自發與罪疚期
此階段4~6歲的幼兒會主動進行各種具體的運動神經活動,更精確的運用語言和更生動的運用想像力,這些技能使幼兒萌發出各種思想、行為和幻想。如果父母鼓勵幼兒的此種獨創的、自動的活動,就會養成自發的特質。然而,如果父母譏笑幼兒的獨創性行為和想像力,幼兒將會缺乏信心,使他們爾後在考慮種種行為時總是易於產生罪疚感,而傾向生活在別人為其安排好的狹隘的圈子裡。

4.勤奮與自卑期
此期從6歲持續到11歲,是人際活動開始的時期。此時幼兒必須學會一些基本的行為,以使他們的將來能與人競爭。遊戲、想像和幻想必須被抑制,且須勤勉努力,爾後方能成為社會中的生產分子。但若無法學會或不能從中得到快樂,將使其喪失信心和價值感。

5.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
青少年期正處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發展關鍵。如果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能夠順利完成,他們會對於自己的個人價值抱持較為正向的看法,對未來將更積極與樂觀。否則,會對個人價值喪失信心,迷失自我,進而產生偏差行為。個人的自我概念是逐漸發展的,當他能辨別「我」與「非我」,或自己與外界環境時,自我概念才開始發展。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瞭解和看法,會隨著個人經驗的增加而改變。青少年期是人生過程中危機最多,也最複雜的時期。此期個體正經歷自我探索、自我辨識,進而自我認定的過程。亦即個體會先經由瞭解自己、評估自己的優、缺點,到辨別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才能作某種程度的自我肯定與認同。

6.親密與孤獨
隨著青少年期而來的是早期的成年。在這期中,心理的特徵表現在親密與孤獨的交戰。這時個體已應發展了自認,於是這種自認在本期中促成了與其認同者的頻密而全面接觸,及互相容納,由此而發展了親密的友誼。當友誼形成後,雙方便可互相容忍,及願意為對方作出些犧牲,以此調和了可能發生的衝突。

親密的對面自然是孤獨了。倘若在發展親密中受挫折,因而失望退縮,又或恐懼別人結成親密的企圖不能達到,為了避免失敗,也會自願地築起一道與人相隔的牆,而成為孤獨者。這類人不能與人分享自我,亦不願承擔親密的後果,例如對別人的愛護和照料,包括供養子女等。嚴重的孤獨者,則終會作為精神病者,不能過正常的生活。

7.創建與停滯
艾力克森的人生第七個階段便是所謂創建與停滯期。在此期中正是人生創業的中心階段。一般來說亦是指中年期,由三十歲左右開始,以迄於六十歲以後的一大段時光。

創建期是人之事業發展的時候。所謂創建,就是創造與建樹。人在此期須運用以前各階段的學習與成熟的心智,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在事業方面,各盡其力來發展,使能達到個人創建的目標,使事業獲得成就。這種創建力,就是人類社會之推動力,各人盡其所能作出貢獻,促使社會文明進步。

在個體方面,創建力是促使才智有運用鍛煉的機會,因而使心智更獲得完美的發展。這種發展使創建得到收穫,使心理方面得到滿是,生活也因而充實起來。另方面,創建力也是促使人建立家庭,生兒育女,使新與老一代的關係建立起來,使夫婦互相依存。

反過來說,倘若創建受到壓制,人沒有機會發展其才能。又或在發展中遇到挫折、工作沒有帶來結果,事業失敗,則創建力便漸漸會消失,且被停滯所取代。在這時候個體便會感到迷失,脫離現實,可能發生自我迷戀,顧影自憐。嚴重者會覺一切雄心壯志皆盡失,產生灰心懊喪,對事物採取放棄態度。故此形成未老先衰,內心充滿停滯,休歇之感,生活貧乏無味,甚至產生壓世的思想。

8.圓滿與失望
艾力克森的人生八階的最後階段,稱為圓滿與失望。此一階段是人在六、七十歲以後的一段人生最後歷程。這個時候,是一個把以往成敗總結的時候。故此,如果以往的發展是完美的,有成就的,在這個階段便會享受其成果,心理上便有圓滿的感覺,對一生便感到滿足及自豪,不然,就會在心理上積存失望感。

(二)無跨文化差異爭議
艾瑞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存著無跨文化差異的爭議,階段論者認為,發展的歷程有跨文化的普同性。例如,所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小孩,大多在 1 歲左右開始有自我中心語言發展,在 5-7 歲學前的年齡開始有認知改變的經驗,差不多在 12 歲左右開始性器官的發展,並且在中年開始有生理上衰退的現象產生。這些都是跨文化普同性的證據。

但有些學者認為,不應該單純只看普同性的部分,因為在一個文化之中,還有許多不同 的次文化以及少數的族群,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個體,存在著不同的個別差異,並不像 階段論者所說的有那麼多的普同性存在。

綜合上述,艾瑞克孫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雖然存在著沒有跨文化差異的考量,但對於發展的 說明至今仍是多數人參考的依據,雖沒有納入跨文化的考量,但並不影響大多數發展的任務 說明,依然對於發展的階段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arrow
arrow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