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此查詢社會學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社會學的觀點

一、功能論觀點
功能論主要是根源於十九世紀初期的機體主義,強調社會是從整體系統的角度來觀察,由相互關連的部分所組成;其運行常趨向穩定和平衡,以滿足系統整體的要件,和社會結構中各部分的功能和影響,這種過程稱為「動態均衡」。

社會被看做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人被看作是社會整體的一部分,以滿足由一個至高共享的規範體系所限定的各項功能的要求,若要了解一個特殊的社會模式如何興起、持續或改變,則必須探究該模式所產生的後果。若某一社會模式能達到個人和團體目標時,則該模式容易持續;若某一社會模式阻礙了大多數人的目標,則它將會被改變。

二、衝突論觀點
衝突觀點的著眼點在於利益,把社會看作是一個爭權奪利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權勢階級為了維持其利益而壓迫那些弱勢者,認為社會俯拾皆是、普遍存在的不穩定,無秩序及衝突的現象,人們最想要的資源(如財富、權力、聲望)總是供不應求,社會中資源稀少性及不公允的配置,導致為資源分配而爭。

衝突論認為不平等的存在,是因為掌控社會資源分配者會主動捍衛其利益,而排擠其他群體,社會系統中,不同的利益團體追求不同目標,於是經常得彼此競爭,進而產生衝突,權力的分化,確立了一些團體將剝奪他人,而成為社會系統中緊張與衝突的根源。個人或團體強調強制與權力的作用,具備足以控制他人的影響力,而莫不設法掌控社會資源,努力促成自身利益之最大化。

社會體系內每一部門都會發生關係或聯繫,其中一定會有緊張、失衡、利衝突等現象,社會整體內各部門間的失調必導致各式各樣的衝突,此等衝突引起社會的重組,增強其適應彈性,以解決社會變遷等問題。對照人類社會的演進,進而產生持續的矛盾衝突體,反過來這樣的衝突又推動著社會的變遷。

三、交換論觀點
交換論是從個人研究著手,進而推論到團體、社會,以及文化等的穩定及變遷,社會現象被還原為始終處於理性利益計算之中的個人。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說明社會生活中,人們如何經由交換形成的互動,如合作、競爭、順服、衝突關係組合,產生了社會秩序、社會衝突等,通過對個人利益的計算和實現手段的考察來解釋人的行為。個人的行為越能時常獲得酬賞,將更可能重複該一行為。權利是能提供報酬的能力,且只在報酬是多數人需要具有限時,才有相對的高價值,某一行為的獎賞越多、越快,重複的可能性越大。

交換是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個人互動的行為,交換行為既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那麼在交換的過程中,個人自然會考慮到利益的問題,某種行為的後果對個人越有價值,則他越有可能從事該項行動。個人重複獲得相同獎賞的次數越多,此一獎賞對他的價值就越小,或個人因其行動結果獲得的利潤較大,他越有可能從事該行動,如果交換的雙方不能彼此都得到滿意的結果及利潤,那麼就沒有交換的必要,社會互動亦就不會發生。

社會交換理論因為主張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因此,人類一切社會活動都可以歸結為一種交換,人們在社會交換中所結成的社會關係也是一種交換關係。對此,布勞對於社會交換的定義、條件、特徵、原則、過程、社會交換與權力、社會交換與巨集觀結構以及社會交換中所出現的不平等與異質性,進行系統的分析,形成了社會交換理論從微觀向巨集觀的過渡,並用不對等交換的原則揭示權力產生、反抗及變遷的基本規律。


四、互動論觀點
互動論強調社會是由一群互動中的個人所組成,人際互動時,對方無法直接觸及我們的思想及感覺,必須轉換成符號,如語言、文字、手勢、 表情、聲調等,加以解釋,然後再反應,該過程正是「符號互動」。個人的互動行為不斷地在修改和調整,因此社會不斷地變遷。

互動論在觀察社會生活時,注重人們在日常環境中如何與他人互動,及人們如何了解社會關係的意義,舉凡互動的團體如何解釋所發生的事情、符號的使用,和其他溝通的運用,行動對他人的意義,影響一個人自我發展的過程。

互動論的基本研究單位是互動中的個人,而非個人內在的人格,也非社會結構,其重點在於研究互動的性質和過程。因此,理解這種日常互動的性質是社會學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經濟、政治、軍事等社會現象,都只是人們彼此互動的產物。

補充:主要探討重點在於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性質與過程,社會只不過是由一群互動中的個人所組成,沒有這些互動,也就不可能組成所謂的社會團體。


貧窮會有世代承襲的惡性循環,導致貧窮的原因可能為何?試以功能主義、衝突理論及互動理論的觀點來解釋貧窮之原因。(25分)

【擬答】

在各個社會總有一些人口群容易陷入貧窮,包括單親家庭、老人、處於文化或環境不利者、教育水準低以及常態失業者等,一般認為貧窮是因個人因素所造成,或社會結構變動所致。一般認為個人的價值、態度和信仰,會形成窮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同時這些價值、態度和信仰會經由社會化代代相傳。

(一)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認為貧窮是由於經濟失功能而引起的,急遽的工業發展引起經濟系統被破壞,國民缺乏就業技術只好接受低薪工作,到了工業自動化階段,這些人就面臨失業的局面。功能主義的主要代表人如涂爾幹、派森斯和墨頓等,從功能理論來看貧窮的原因主要是認為貧窮是因為社會制度的問題所造成的,當社會功能失調,如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少、失業率高、身心障礙及老病、離婚、單親等,是產生貧窮的原因。

因此,如不想屈服在社會底層者就會努力向上,如此方能脫離貧窮,但亦有低底層者習慣於貧窮的生活,不想做改變,如此導致終身無法脫離貧窮生活,甚至影響到下一代的生活。

(二)衝突理論
此理論認為貧窮的存在是由於權力結構所導致,衝突理論的主要代表人如馬克思、考舍和答倫道夫等,從衝突理論來看貧窮的原因主要是認為在整體人類關係中,有控制與剝削,低所得者是被高權勢者所雇用,終日勞累卻只獲得低於貧窮線的待遇,失業者也是權力結構使然,因為雇主不想投入教育或職業訓練成本改善勞工工作技巧,因為投入教育成本就會增加支出成本與稅額,導致減少利潤。換言之,貧窮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在社會體制中被控制與被剝削,例如財團以低薪雇用勞工,導致財團賺大錢,基層勞工常入不敷出,因而導致貧窮。此理論將貧窮視為一種社會問題,包括社會結構改變、社會權力的不對等、社會快速變遷、社會分化等因素所影響,亦是社會中某些團體只顧自己利益導致分配給勞工的利潤太少,只有讓這些權利團體了解所得分配是不公平的才能改善貧窮的問題,而低所得者也應了解自己貧窮的原因加以改善方能脫貧。

(三)互動理論
此理論認為貧窮是相對的,取決於和那些對象相比較,例如美國的窮人比落後地區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還要高一些,這論點強調在富蔗國家中的窮人的心態,與富人相比,這些人自己承認是失敗者,他們認為是自己的缺點才會遭到失敗,而不是社會的力量導致他們的失敗。

此理論或稱符號互動論,主要代表人如米德、派克、湯姆斯和布魯默等,從互動理論來看貧窮的原因主要是認為窮人的互動對象、參考團體常以窮人為主,觀察與學習的楷模,在社會化過程中難有學習脫貧的契機。此外,亦可能學到類似「安貧樂道」的觀點,導致一生中並不樂衷於財富的追求而致貧。因此互動學者認為窮人不但受到經濟的剝奪,而且發展出不良的自我概念。

綜合上述,要解決貧窮問題必須一方面消除對貧窮的輕視與負向的標籤,另一方面窮人要有自信脫離貧窮,擬訂計畫逐步改善,並具體落實,例如參加相關的教育訓練、積極謀職,政府部門也應獎勵民間或與民間合作辦理積極性的脫貧方案,以鼓勵低社經地位的弱勢有提升社會階層的機會。

 

 

arrow
arrow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