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此查詢「社會工作管理」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績效管理的意涵
績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管理之「控制」(control)的一環,係指一套提升或維繫績效之整合性的管理活動,藉由這些活動評核員工的表現和監測組織部門或方案的進行,以促成組織目標的達成。

具體而言,績效管理的目的如下:
1.策略性目的:績效管理結合組織的願景、使命、策略、目標與員工個人需求,激勵員工,最終達成組織與個人目標。

2.行政性目的:透過有效的績效管理,組織可以區辨員工績效的良莠,並據以給予不同的獎酬,以創造組織之「公平合理」及「具激勵性」之工作氛圍,以留住組織內部優秀人才,甚至吸引外部優秀人才的加入。

3.發展性目的:針對員工績效評核的結果加以探討和分析,找出影響個別員工績效的能力差,並配合員工個人職涯發展的規劃,提供未來所需的訓練和輔導。

4.責信性目的:藉由對組織個人表現評核或方案成果追蹤,以確認組織整體的績效及提升組織的形象,並展現組織對利害關係人的責信。

5.決策性目的:藉由績效訊息的獲取,可習得社會、社區或方案的狀況,可使用訊息指導和控制資源的配置,以及可讓組織在未來的創新與發展上做出較佳的決策。

在實務操作上,績效管理即是將組織的目標緊扣著組織的「人」與「事」,亦即,一方面將焦點置於「對人」的目標管理系統,另一方面則將焦點置於「對事」的績效監測系統(如下圖 )。

績效管理01.JPG
績效管理003.png
 

績效管理要素
當組織認知到組織的目標與現狀之間的產生差距,且興起縮小差距的驅力,即啟動績效管理的旅程,以朝向所欲的目標邁進。過程中,組織需要統整許多相關的活動要素,包括:員工、品質、目標與監測等。若將這些變革的驅力、績效管理過程、及其搭配的相關活動等要素予以結合,即構成績效管理系統的全貌,各項活動要素的內涵如下:

1.驅力
當組織成員興起縮小現狀與目標之差距的念頭時,即是一股促進績效管理的驅力。

2.績效管理過程
績效管理過程是整個績效管理的主軸,主要步驟有四:(1)建立標準;(2)衡量績效;(3)比較績效與標準;以及(4)採取修正行動。

3.員工
績效管理過程中採取行動的是組織中的「員工」,員工要有績效改善的承諾,也要具備必要的能力、技巧和才能。

4.品質
確認和維持組織所提供之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要素,是邁向成功績效管理重要步驟之一。

5.監測
測量事物可告訴你現況及要如何做,也提供一個可以啟動致力於績效改善的平臺;然而,僅有測量是不夠的,還必須要能夠監督趨勢和形式,以及測量結果的波動現象。

6.目標
目標對所有管理決策和活動提供方向,並且形成了衡量實際績效的準則,組織成員做的所有事情,都應該要被導向組織所欲的目標;若員工的績效要能被衡量,則必須要將目標轉化成為績效指標與績效標準。


績效管理02.JPG

績效管理對社會工作的意涵
黃源協(2002)曾指出,當前社會工作實務在面臨案主問題複雜化和需求多元化時,卻出現人力不足與高度流動的窘境;同時也面臨著高效率、高績效與高責信的要求,但卻受限於管理能力不足,這些問題也為社會工作實務帶來多方的挑戰。

社工實務的挑戰:
(1)社會工作專業能力能否獲得肯定的挑戰;
(2)團隊與夥伴關係機制能否建立的挑戰;
(3)社工人力不足及高流失率的挑戰;
(4)資源侷限與責信要求的挑戰。

因應之道:
(1)社會工作的經營不應僅是維持現狀,而是要思考如何激發改變並鼓勵創新。
(2)管理者應能營造組織團隊的氣氛,並善用績效管理的機制,以讓有限資源充分發揮其效率與效能。
(3)善用績效管理,以強化員工個人的表現,及讓組織獲得社會的認可。


請說明績效管理的要素(15 分)及績效管理對社會工作的意義。(10 分)(高考)

【擬答】

績效管理是一種營造工作環境和情境的過程,它使得人們能夠發揮其最大的能力以達成任務,它也是一套工作體系,始於工作上的需要,終於員工離開組織;因而,對組織及其員工而言,績效管理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它藉由不斷的訓練、指導、導引、示範和鼓勵,以持續激勵員工。據題說明如下:

(一)績效管理的認知與態度
1.必須要承認和接受績效是需要改善的。
2.必須要認知和接受追求有效的績效管理,不再僅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須做(must-do), 且必須完成(must-be-completed)的行動。
3.必須要有真正的作為和堅定的承諾,而非一種斷斷續續之應景或特定的方案。
4.必須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是持續之漸進式的變革。

(二)績效管理要素
1.驅力:促進績效管理的變革力量。

2.績效管理過程:為管理主軸,做法包括先建立標準、衡量績效、比較績效與標準,最後為考量矯正措施。

3.員工:組織最珍貴的資產,也是績效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4.品質:產品和服務能夠被創造設計,以回應顧客需求。

5.監測:測量和監督定期且有系統,亦應關注凝聚力、適時性、成本效益、可信性以及可理解性等。

6.目標與標的:有關正發生、持續進行、微幅改變。

(三)績效管理對社會工作的意義

1.社工實務的挑戰
(1)社會工作專業能力能否獲得肯定的挑戰。
(2)團隊與夥伴關係機制能否建立的挑戰。
(3)社工人力不足及高流失率的挑戰。
(4)資源侷限與責信要求的挑戰。

2.因應之道
(1)社會工作的經營不應僅是維持現狀,而是要思考如何激發改變並鼓勵創新。
(2)管理者應能營造組織團隊的氣氛,並善用績效管理的機制,以讓有限資源充分發揮其效率與效能。
(3)善用績效管理,以強化員工個人的表現,及讓組織獲得社會的認可。

綜合上述,績效管理目的在解析員工績效問題找出徵結,對症下葯,主要在討論工作表現問 題分析法,針對績效不彰的能力、意願、情境及個人四種因素,提出激發、維持、移轉、矯 正與預防等五項策略,及從法、理、情三方面明確地指出問題,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有關績效管理之目標管理型態系統(MBO-type system)及績效監測型態系統(PM-type system),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目標管理型態系統將焦點置於個別管理者和員工的績效,是一種較著重個人化的過程
(B)績效監測型態系統較紮根於人事系統
(C)目標管理型態系統的標的往往是基於以往績效由高層單方所設定的
(D)績效監測型態系統著重於輸出、立即成果,較不強調品質與顧客服務

解答:A

績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係一套提升或維繫績效的整合性管理活動,下列何者不是其主要目的?
(A)策略性目的:結合願景使命策略等,達成組織與個人目標
(B)處罰性目的:藉由考核篩選剔除不適任員工
(C)行政性目的:創造公平合理與具激勵性之工作氛圍
(D)決策性目的:藉由績效獲取,讓組織未來創新與發展

解答:B

有關目標管理系統(management by objective type systems, MBO-type system)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MBO 往往扎根於人事系統
(B) MBO 著重輸出、立即成果、品質和生產力
(C) MBO 的標的往往是特定時間的方案
(D) MBO 往往持續測量,少有變化

解答:D

 

 

 

arrow
arrow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