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此查詢「社會個案工作」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預估
其為一種了解的過程及結果,是行動的基礎。在個案服務過程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歷程,必須從案主本身及周遭生態環境系統中蒐集相關訊息,而加以組織、統合、分析提出暫時性診斷,然後與案主及重要他人共同思考,提出可行的處遇計畫。
預估主要包含下列主要內涵:
1.多面向的歷程
預估應該包含DAC三階段,即D描述(description)、A預估(assessment)、C契約(contract)三階段,探索案主系統、家庭與家族系統、社區系統及其他重要的生態系統,再加上對案主社會歷史發展脈絡的訊息蒐集,描述出案主所面對的問題,其次組織出暫時性的預估,最後是契約的形成,包含定義問題及處遇目標,並提出行動步驟的規劃。
2.個別化的差異
從案主的觀點探索問題情境,而非從自己的觀點出發。特別是種族或社會文化觀點產生差異,例如:社工員從自己文化觀點預估外籍配偶家庭的需求,就無法真正瞭解案主的需求。
3.強調案主的優勢
擬定處遇計畫應朝向有利於案主的長處及正向方向去思考。
4.瞭解案主
案主、生態環境系統及兩者交互關係中所呈現需求、問題、協調、合作、助阻力、改變動機、可運用性及潛在資源等預估,應源自於前一個步驟之蒐集。以瞭解在環境中的案主(client in environment),並作為擬定處遇計畫的基礎。
5.案主與社工者共同參與歷程
預估源自於案主和社工員會談、討論及家庭訪視等互動歷程。在過程中案主回應是重要訊息來源,亦可了解處遇計畫之可行性,有助於提昇案主之自尊和增強權能。
6.縱橫向探索並重
對案主問題情境的瞭解,主要目的在於探索問題,定義出問題的範圍、相關成員、關係及互動橫向(horizontal),這是橫向訊息。進行縱向(vertically)訊息是探索深入多面向預估
7.判斷
判斷是決策的歷程,專業判斷應為「專業知識價值」與「處遇策略」間的橋樑,強調案主個別化差異、參與度、發展階段及其他多元因素(如種族、文化等)、瞭解行為隱藏的目的、系統間的互動及案主系統內的助阻力及資源。
8.持續性歷程
預估在個案工作流程是相當重要的,評估過程可能隨時修正,或經由處遇結果的回饋重新進行預估,形成循環回饋的歷程直到問題解決。
多面向預估的內涵
1.案主系統的預估
分析案主的助阻力的評估概念部分。Cowger發展出「環境與個人因素」及「優勢及挑戰」兩面向發展出一個預估的概念,其中第一區為個人因素中的優勢及資源,第二區為環境中的優勢及資源,第三區為環境中的挑戰,第四區為個人的挑戰。
2.家庭系統的預估
(1)族譜圖( genogram)或家系圖的繪製
透過圖形來了解案主的家族關係,通常追溯到三代為止,有必要亦可追溯到四、五代。用途是檢查家庭問題的世代關係,透過圖形可以知道在世代脈絡下的家庭環境,有些家庭成員內的問題會有複製、遺傳或循環例如:離婚、婚姻暴力、兒童虐待、濫用藥物、精神疾病等
(2)家庭關係圖
家庭關係圖係以線條圖示的方式說明家庭成員間親疏遠近關係,成為預估家庭動力的資料來源,主要以家庭成員於會談中所表達的看法與界定為主,輔以社工者的觀察
(3)家庭預估
(a)生活環境
(b)組成及擴展網絡係指家庭成員組成、家庭生命週期、家庭系統及次系統的結構與互動,例如:家庭為小家庭(核心家庭)或擴大家庭。
(c)家庭壓力
(d)家庭優勢/資源(family strengths/resources)
(e)溝通型態及互動模式(communication styles and interaction patterns)
(f)規則、信念及價值(rules, beliefs and values)
(g)權力(power) 3.社區系統預估
3.社區系統預估
社區界線及人口統計上的特性、主要的價值、資源/需求架構、問題架構、服務輸送。
4.生態系統預估
生態圖是繪製出個體及其家庭在社會網絡中的定位,以利社工者於預估案家關係及功能時有整體性的概念,因此常被視為個案工作的基礎技術,本質、結構、生命週期更須從系統觀點分析,案主家系圖及生態圖的繪製,成為預估生態系統重要工具。生態圖1.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及家庭組成結構。2.家庭結構及關係,例如:生父母、繼父母、收養父母等。3.職業情形。4.社會活動、興趣及娛樂等。 5.正式社團,例如:教會成員、俱樂部會員等(如獅子會、扶輪社、慈濟功德會等)。6.支持性資源及社會互動的壓力,包含:個體間、個人及社區間的互動。
好的處遇計畫內涵
(一)案主:
案主於計畫擬定過程的參與對成效有關鍵性影響,而事實上案主對於處遇計畫也有絕對的同意權及否定權,應該以案主為中心,並能夠引發案主的改變動機。
(二)重要他人:
評估重要他人本身參與的可行性,倘若其對案主發展有負面影響時,則應將其意見視為可能阻礙,而仍應以案主最大利益為考量,特別當重要他人若為加害者時,案主為未成年人時。
(三)社工員:
社工者是否有專業熱忱協助案主,相較於專業經驗及學歷程度而言,是更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個案工作過程中,擬定服務計畫時應包括的內容有那些?並說明一份好的計畫書應該具備那些要項?(104年高考)
【擬答】
(一)社工計劃常包括擬定目標、選擇介入的焦點系統、架構行動策略等3大步驟
1.社工應協助案主提出或釐清處遇目標,特別是非志願案主,社會工作者應以專業建立的歷程,協助案主澄清目標並引發其內在的動機;若案主產生困難時,則目標至少應傾向於案主期待、案主可以接受或案主動機一致的目標,例如,加害者願意接受處遇計劃的動機,是因為爭取其案家的受虐兒童返回到原生家庭,因此處遇目標就可以為改變其現況,以符合家暴防治中心的社工的要求。
2.選擇可行性目標:針對案主周圍重要他人提出的目標,應考慮案主的接受程度、必要時應介入減緩、降低或排除重要他人過度、繁複、或不切實際的期待,有助於案主增權,另外,也應協助案主刪減過多的目標。
3.確定長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會帶給案主願景,短期目標可以逐步完成長期的目標,因此一個完整的處遇計劃,應同時包括長短期計劃。
(二)選擇介入的焦點系統
焦點系統(focal system)或關注單位(units of attention)係指處遇計劃介入的系統,預估結果仍是考量的部分,可以以下的五大類分析之,包括有1.個人2.家庭3.小團體4.組織5.社區,其中的正向指標指建議工作者採取該焦點系統的評估指標,反向指標指社工應該避免選擇該焦點系統的評估。
除非案主對於一對一協助關係產生排斥,否則問題源自於個案本身的需要或其內再的心理問題時應以個人系統為其介入並著重在增強案主的獲取資源的技巧、改變案主對自己或他人的觀點,情緒管理或者是表達情感等各項技巧的學習等與諮商治療。
當案主的問題是源自家庭,或需要透過家庭以了解案主,或者是家庭成員對改變有關鍵性的影響,或其問題涉及到家庭,應以家庭系統為焦點,除了其家庭功能嚴重受到損害,或者是無法介入,家庭處遇的部分,可以著重於家庭溝通、代間衝突、決策型態、家庭規則、提昇家庭整體內外資源、增強共同分享的家庭經驗等。
如果案主的問題為一般性、社會性、互動性,且有適當的小團體可以協助,運用小團體的處遇模式適時提供案主必要的協助,介入的部分著重在社會化技巧的學習、增強社會支持、及其他團體過程所可以給予的協助。
如果介入案主的組織或社區系統,會源自於環境對於案主及其家庭的重要影響,但若處遇歷程對個案造成的傷害應該避免,則其介入應為文化或環境氣氛的改變、決策型態或規範、正式或非正式溝通、方案計劃與發展、增加組織或其他環境因素的改變等。生態觀點的預估系統
Greene and Barnes(1998)強調生態觀點預估,應包含下列七項:
1.界定焦點系統,不論這個系統是人、居住設施或是鄰里。
2.透過預估足以影響案主適應的所有系統層面,以檢視人與環境之交流情形。預估的重點在於導致案主高壓力經驗的生活處境及轉變。
3.理解案主壓力程度以及其因應能力,並預估需求及其相關資源間的不平衡狀態。
4.瞭解影響案主效能的相關背景及因素,以瞭解案主面對環境的可能困境。
5.檢視案主的人際或依附關係的範圍及品質,以評估其微視環境及居間環境的情感連結、情緒及社會交換經驗。
6.檢視案主-社工者關係的本質,以及所服務案主群的服務趨勢,包含:組織及方案的架構與風氣。
7.探索大範圍或巨視系統之社會脈絡,包括:制度的資源、法案,以及健康的、教育的、社會的、媒體的服務。
「干預」是社工者或機構,為了滿足案主之需求、福利及提昇社會功能之目標,在社工的專業知識、技術、價值引導下,運用其助人能力,直接影響或干涉任何層次的案主系統(個人、家庭、團體、社區),所採取的具體行動,以嘗試達到目標導向的改變歷程及成果產出。干預策略(intervention strategies)在美國社工百科全書中,定義為一個個人或團體對另一個個人或團體,運用周密謹慎的設計及執行的程序,以達到長期改變的目標,特別強調長期的概念及最終目標(Rose,1995)。干預計畫(planning for intervention)則是策略的表現,而策略則是為達到選定目標(designated goals)的規劃。
(三)架構行動策略
目標及其子目標應協助案主發展出行動策略,包括;任務、責任、行動,並決定達成計劃所需的時間及方法,擬定行動計劃的歷程其實也就是問題解決的循環性決策過程,而計劃應該具有彈性並隨時依據案主的狀況或調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