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此查詢社會學其他章節重點整理

一、社會運動的意識
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的主要意涵根據龍冠海教授的界定為:「社會運動是一個團體有目標、有計劃的一種共謀行動,其目的在改變社會整個或部分的現象,它可視為社會變遷的一種手段。」亦即社會運動是實現更為高貴的目標的一種手段,當相當數量的人團結在一起,以求改變或攫取已存在的文化秩序或社會秩序中的某部分時,就發生社會運動。社會運動的發展,必須經由如同集體行為發展的階段,這四個階段是:初步、民眾、正式及制度。他們構成了大多數社會運動的生命歷程。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運動的功能就好像是社會試驗。如果運動最終是失敗的,它就會失去絕大多數的支持者並且逐漸消逝。如果運動成功地達到了它的主要目標,那麼它將成為社會文化或制度中持久的一部分,例如婦女平權運動在長期的努力下,以成為先進社會中視為人權展現的具體指標。由於社會運動在促進社會變革方面的關鍵性作用,它們可以被看成是社會制度運作和變遷的先聲。

二、社會運動的過程
根據社會學家布魯默(Blumer)的分析,當社會運動所揭示的目標能形成政策或制度,社會運動即可功成身退,因為社會運動到此時已經制度化了(institutionalized)。為了達到此目標,社會運動多半經由下列幾項階段的努力。

第一是預備階段(preliminary stage)當社會衝突產生成因遭受巨大挑戰無以因應而使民眾普遍處於不安定或是不安全的焦慮情境下,當充斥著焦躁不安、心懷不滿且無法使得憤懟獲得紓解。這時候出現集結不滿群眾的領袖就可能是社會運動的鼓動家。

第二是普遍階段(popular stage)由於對應於社會現實不滿,社會運動的鼓勵家看到透過社會運動聯合行動的可能性,因此透過改革理念的宣傳和灌輸,以影響社會輿論。這一階段的領袖是提供改造願景的改革者,將人們對未來的願景灌輸給群眾,並積極朝向具體解決方案的展現。

第三是組織階段(formal organization)。此時社會運動所揭示的目標和願景已能被許多社會大眾接受,同時變革的價值觀和目標變得日益清晰。與此同時,逐漸形成具有明確作為和分工系統的組織結構、實施政策和行動方案。在此時行政官僚和技術人員已參與改造工程,以圖把社會運動揭示的目標加以落實。

第四是制度階段(institutional stage)中,社會運動所揭示的願景已被接受為社會機制的內涵。運動參與者的理想主義因主張的落實而趨於平淡,社會運動所期待的目標,已為技術官僚納入日常規範的運作。

三、資源動員的運用
社會運動能夠自預備、普及到組織和制度階級,其發展的一個重要關鍵是涉及到資源動員的能量。在傳統社會學中對於社會運動的起源時,多半強調關鍵因素是來自於群眾對既有制度受挫和抱怨,也就是史美舍(Smelser)在價值累加理論中所強調的「結構性緊張」的內涵。但是當代多數參與社會運動的成員則認為社會運動雖然都會經歷著一定程度的挫折和抱怨,但要能型塑成社會運動則有賴能否具備足夠可利用的資源,(包括:資金、追隨者、輿論、媒體、政黨、領袖等等),從而使不滿情緒轉變成運動的形成。針對這一過程,社會學者以「資源動員理論」加以陳述,以探討社會運動是如何獲得他們所需資源?以促進目標實現?

資源動員理論強調的內涵包括:
第一是行動成員。
他們必要能夠保證相對較少的忠實者的支持,一些儘管只有少數人支持的運動也能取得相當大的勝利。這些群體的關鍵資源通常是來自中上階層支持者的忠誠以及基金會、政府機構、知識分子和大眾傳媒的支持。這些運動不是建立在公眾的不滿基礎上的,而是它們必須能夠積極地激發起群眾的不滿。

第二是組織財源。
社會運動必須要有足夠的財源,才能進行各項組織運作所需的資源,以達成有效宣傳、吸收成員、影響非參與者、爭取同情和支持。

第三是意識理念。
社會運動必須要有一能鼓勵人心的理想或說詞,透過意識理念以集結人們的凝聚和共識,把一群散居於四面八方的群眾集合在一起,共同為某一特殊的目標而努力。因此,妥善建制意識理念是社會運動所不可或缺。

第四是運動策略。
運動領袖必須花大量時間招募支持者、獲得資金以及與目標相似的其他組織發展關係。

第五是組織領袖。
在於它認識到當代運動的成功對大眾媒體、公共網路郵件、輿論製造等手段的日益依賴。這樣的技術需要新型的運動領袖的產生;較少地去作慷慨激昂的演說家,而更多地去努力成為一位媒體專家。這樣的領袖被稱為「職業社會運動家」。在他們的生涯中,這些人經常從這個運動轉向那個運動,似乎更鍾情於行動本身而不是為了特定的理想。

第六是政黨支持。
任何一個成功的社會運動多半有強而有力政黨的支持。因為社會運動所需動員的能量相當可觀,光憑少數人單打獨鬥往往不容易成事,因此藉由組織資源龐大的政黨是較容易取得可觀和有利的資源,以成就目標。

第七點是溝通系統。
社會運動必須要有一個參與者之間彼此對話溝通系統,使組織內部相互溝通資訊,同時也能與外界相互交換訊息,取得社會認同。

資源動員理論主要是從近期一些社會運動的成功事例分析中而來的,強調社會運動如果能充分掌握資源動員的能量,則揭示的目標方有實踐的可能性。這是有別於傳統社會運動的分析。


社會運動的理論有那些,並請舉例說明之?

【擬答】

(一)相對剝奪論(「結構緊張論」):
1.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個人預期得到的,和實際得到的價值滿足之間的差距的感受。

2.結構緊張論(structural strain theories):強調社會運動,是由於某種形式的結構性不平等,造成了個人心理上的不平或怨氣,使個人較可能參加社會運動來發洩或轉移這種心理上的不安或焦慮。

以上兩個問題的共同點,在於他們採取「多元論」的假設。如果一個社會中權力是多元而分散,則相對剝奪論的解釋可能是正確的。但是在許多社會中,菁英論(elite model)對於權力分配的假設與觀點,可能是比較接近真實狀況。菁英論認為,社會中合法的變遷工具,通常是掌握在少數菁英手中,一般的民眾除了動機(不滿)以外,還需要資源才能組織起來對抗菁英。如果接受菁英論的假設,則對社會運動的解將會完全不同。

(1)多元論(pluralist model):政治權力是多元的分散在不同團體,而非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沒有任何人或少數的團體,可以在所有的政治議題隨心所欲,都必須和他人妥協或合作。

(2)菁英論(elite model):政治權力通常是集中在少數的菁英手中,一般的民眾根本沒有管道可以制衡菁英的權力。

(二)資源動員論:
1.外來資源或外力的挹注,是促使弱勢團體能夠發起社會運動挑戰的最重要因素。相反的,他們不認為運動支持者「心理不滿」是運動發生決定性因素,因為它們隨時都存在。麥卡錫與查德甚至認為,如果資源充裕,運動的領導菁英可以操縱、強化、或創造運動所需要的不滿或怨氣。

2.資源動員論提供了一個新的分析視野。它提醒我們注意社會運動行為的「成本面」,而不只是「動機面」;也為社會運動的現象賦予了理性行為的色彩。但是,它也受到一些批評。第一,它太忽視心理因素(包括「心理不滿」)的角色。「社會中隨時都有足夠不滿可以發起社會運動」的說法是有問題的。社會中的確存在了許多分配不平等的客觀狀況,但是這不一定等於弱勢者的主觀不滿。

3.資源動員論太忽視一般民眾的重要性。雖然我們可以接受菁英權力集中在少數人的假設,但是,這並不表示一般民眾完全不能影響政治體系,而必須全依靠菁英的善或幫助發起運動。

4.資源動員論太高估了菁英贊助社會運動的善意,也忽略了依賴外來資源,對於社會運動的不良影響。菁英贊助可能使社會運動產生資源依賴,而不得不屈從於菁英,被迫改奱運動的目標或手段。

(三)政治過程論:
1.政治過程論強調,社會運動是一種政治、而非心理現象;社會運動由出現到消失,是一個連續過程,而不是一連串發展階段,因此要解釋社會運動,要能夠解釋其全部的過程,不能只解釋其中某一階段。

2.政治過程論決定社會運動崛起的因素有三類:
(1)受壓迫人口的組織準備性。
(2)受壓迫人口對於挑戰成功可能性的集體評估。
(3)外在政治環境中的政治結盟情形。

(四)新社會運動論:
新社會運動論者認為,新的社會衝突發生場域,大約可以分為幾類:
1.抗拒國家及資本主義市場力量入侵日常生活世界中,將一般人日常生活殖民化、或將文化同質化的壓力。

2.在都市的情境中,組成都市草根運動,挑戰國家或其他政治力量,要求維持社區自主力量、及保護地方文化認同,以重新組織都市生活。抗拒後工業、資訊社會中新類型的社會控制,對於文化符碼上個人認同表達的壓抑。資本主義主導的後工業社會中,民間社會對於國家與市場的力量所營造出來的主導價值所進行的文化性反抗,正是這些西歐新社會運動的主旨。

(五)社會建構論:
1.在1990年代,由於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世界各國社會運動的互相聯繫與學習,新社會運動的運動形式也漸漸在西歐以外的國家發生。在美國與西歐社會運動研究者交流的影響下,理論解釋也出現一些新的看法。針對強調新的意識型態價值、或是邊緣性認同的新社會運動,社會建構論者特別重視「集體認同」,及發現集體利益的社會建構過程。

2.社會運動中的集體認同或是集體怨恨的形成,無法由客觀的結構位置直接推論出來或自然產生,而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逐漸被形塑、建構出來。

 


1999年底,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舉行「千禧年回合」會談期間,來自世界各地五萬多人走上西雅圖街頭抗議,發起「全球正義」(global justice)運動,其影響力延續至今並擴大當中。何謂全球正義?試從這項抗議活動的組成分子、抗議理由及訴求主張說明之。(25分)

【擬答】

(一)全球正義
所謂全球正義運動(global justice movement, GJM),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運動網絡,反對通稱的企業全球化(corporate globalization),促進經濟資源的平等分配,以實現全球正義。全球正義運動聲稱非常重視聯合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和全球北方(global north)的行動者之間的跨國團結。一些認為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是這種強調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活動家聚集在一起,專注於共同的哲學和競選活動,雖然也有部份全球南方的行動者認為世界社會論壇只是北方非政府組織、捐助者和活動家主導,不承認它的代表性。

(二)千禧年回合
千禧年2000(Jubilee 2000)是40多個國家的國際聯合運動,呼籲在2000年之前取消第三世界的債務。這一運動恰逢天主教會慶祝2000年的大禧年,且被普遍認為非常成功。

1.組成份子:這個想法首先由基爾大學退休的政治講師Martin Dent提出,他和他的朋友、退休的外交官William Peters將聖經中的禧年與現代債務減免計劃聯繫起來,並在1990年代初期發起了2000年禧年運動。活動最初是通過教會渠道進行的,特別是青年團體積極參與。英格蘭教會、工黨的財政和外交大 臣、蘇格蘭工會、乃至於音樂和娛樂行業發起了名為「放下債務」(Drop The Debt)的全球運動。

2.抗議理由:這個概念源自聖經,每50年稱為一個禧年。根據聖經之利未記所述,每到禧年,那些因債務而被奴役的人被釋放,因債務而失去的土地被歸還,因不平等而撕裂的社區得以恢復。

3.訴求主張:1998年時在英國伯明翰舉行的G8高峰會,正好接近每1000年一次的大禧年,「千禧年2000」運動便趁機提出消除世界上最貧窮國家所欠的900億美元債務,將債務總額減少到約370億美元。

 

arrow
arrow

    興小弟讀書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